首页 活动报道列表 2019年10月份“广州科普游自由行”活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0月26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州科普自由行”活动在广州地化所地学与资源科普基地举办。本次活动中,历时两个半月改造完毕的全新科普陈列馆首次对外开放,为30名前来参观的广州市民提供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科普志愿者介绍元素周期表

 “地球诞生有多久了?”、“地球的半径有多大?”、“地球化学是研究什么的?”……进入陈列馆一楼大厅,左侧悬挂的一系列地球知识问题牌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右侧墙上巨幅的可动元素周期表更是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拾级而上前往二楼,脚下台阶是按时间排序的地质年代表,沿墙面粘贴的则是地球化学学科发展简史,让大家一下感受到浓浓的地学氛围。进入二楼地球科学展厅,明亮灯光下高清的自然风光图片、玻璃展柜中陈列的璀璨岩石与矿物标本、可以亲自操作的显微镜体验区、恐龙蛋发掘现场复原展示区......极具现代感、科技感与艺术感的布置让参观者真正置身于绚丽多姿的地学世界之中。在科学家的引领与讲解下,结合馆内陈设,地球神秘莫测的内部动力到地表宏伟的三大类岩石、用途广泛的非金属到金属再到油气能源矿产、种类繁多的古生物化石到现代海底样品,还有现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例等等一一呈现,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地球历史画卷在大家面前缓缓展开,令人震撼与惊叹。欣赏完瑰丽的自然地球之后,大家又依依不舍地来到隔壁的“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发展史”厅,了解国立研究所的光辉历史与辉煌成就,并学习涂光炽、陈国达等老一辈著名科学家为科学事业的毕生付出与贡献精神。

活动现场

活动现

市民们还参观了广州地化所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二次等离子质谱仪与纳米探针、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4C专用加速器质谱仪,近距离观察重要科学仪器并了解其基本原理与用途。丁暄研究员为大家作题为《地震或塌陷致建筑物裂缝的形迹力学分析》的科普报告。丁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锯齿形、扩张形与洞形等三种裂缝出发,介绍其产生的微观机理并进行初步的力学分析,还让大家通过白纸拼接的方式直观地感受裂缝的形成过程,市民们纷纷化身“科学家”,用科学的思维去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


科普报告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让广州市民有机会感受自然界的神奇、科学研究的重要与科学家的伟大,意义深远。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结束后一对母子的对话成为本次活动最佳的注脚——“妈妈,我以后能来这里学习吗?”“当然可以呀!记得带妈妈再来参观哟!”科普基地的使命也许正是如此,我们不仅仅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更要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科学与科学研究的种子,等待其在未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成为于家庭于国家有用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