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2019年3月23日珠江水产研究所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主要为开展有毒鱼类的讲座,参观钟麟纪念馆及标本馆,走进科学研究场地等。
首先,在讲座前,群众们自行浏览书刊,观看、使用显微镜以及小朋友们对照实物鱼类和骨骼标本动手描摹3D打印等。在讲座中,科普工作人员通过放映ppt讲解常见的鱼类,有毒鱼类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特别是安全卫生注意情况。再者,科普工作人员讲解风趣,深入浅出,还通过答题问题奖励小礼品的方式来带动群众们的积极性、参与性。透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居民认识科学。
最后,参观养殖鱼塘、龟和鳖的养殖基地及鱼类孵化基地。在参观过程中,出现了小朋友的这是公园的池塘吗和群众们的环形道有什么作用等声音。紧接着,科普工作人员讲解孵化道的工作原理解答了参观者的疑惑,环底呈“U”字形,底面有一出苗口管,上加平盖控制,下有管道通向集苗池。环面紧靠水面外壁有一进卵口管,通过口管与分卵池相连,用于输送鱼卵。
本次科普活动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透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居民真正从自身开始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本次科普活动的精心组织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市民的参与热情高,互动积极开展得比较圆满。但我们也会总结经验,积累成果,再接再厉,把科普活动办得越来越丰富多彩。